繁體
|
簡體
公告:SCLUB雲端專屬主機己開放租用
(檢舉)
分享
新浪微博
QQ空间
人人网
腾讯微博
Facebook
Google+
Plurk
Twitter
Line
標題:
富裕病
[打印本頁]
作者:
斯斯
時間:
2012-5-12 00:39
標題:
富裕病
妳,還在當「孝子」、「孝女」嗎?趕快「悔改」,以免「誤人誤己」。美國調查:繼承
15
萬美元以上財產的小孩,
2
成放棄工作,多數一事無成;他們得到越多,越不滿足,甚至失去奮鬥目標。這股「富裕病毒」正席捲全球,從美國、日本到臺灣....
「好好待妳的小孩,但不要給他們太多財產。」這是今年一月,美國
《商業週刊》
出版的
〈
2005
年最佳觀念〉
專題
〈The best 25 ideas〉
,報導開始的第一句話。配合一張皺著眉頭、不開心的小孩照片,這句話格外引人好奇:為何要這麼慎重其事的談這事?
答案在文章中的一個單字:
「富裕病」
(affluenza)
。
先前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
(Avian Influenza)
,讓大家看到富裕病的英文時,感覺好熟悉。沒錯,富裕病這一名詞是
1990
年代後期才發源於美國,由兩個單字
「富裕」
(affluence)
和
「流感」
(influenza)
合成;指那些由於父母供給太多,造成孩子過度沉溺物質,生活缺乏目標等後遺癥。
童年富裕、長大負債,美國年輕破產族,每年增加
16%
。當美國嬰兒潮世代到達人生成就最高峰,即將擁著
410
兆美元退休,甚至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的階段,卻突然發現:他們的兒女或孫兒女,正受到富裕病毒的威脅。
根據美國消費者聯盟的一項調查:
2003
年有
31%
的大學生,有超過
3000
美元的信用卡債,比
2000
年增加了
67%;25
歲以下因為負債而破產的人數,過去
10
年也以每年
16%
的速度快速增長(
25
歲以上破產人口的增加速度只是
5%
)。不是因為年輕人沒錢,而是因為他們太愛亂花錢。所以,如今美國許多大學將消費性負債,列入學生退學的評量因素之一。
臺灣也不遑多讓。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的最新統計:臺灣所有卡債中,
1/5
是由
20~29
歲的年輕人所「貢獻」。他們主要用於購買奢侈品--所積欠的現金卡、信用卡卡債,共計
1478
億元,相當於政府
2
年的高等教育經費,或未來
8
年的全國治水經費。
而根據研究:美國的破產族當中,超過
7
成都來自於中產或者更高收入的家庭。他們的人生因為負債搞得一塌糊塗,並不是他們資源太少,反而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,資源的供給非常充裕,甚至是太充裕了!
美國興起反思浪潮:
1/5
富豪寧捐出財富不留給子女。今日的美國,百萬富翁在
10
年內成長了
400%
,對財富卻出現了反思的浪潮。
2003
年,哈佛大學募款人柯立爾估計:全美
320
萬名百萬富翁中,約有
60
萬人因擔心會寵壞子女而將捐出大筆財富。他說:「許多新富之家,希望子女衹享有中產階級的生活形態,好讓他們擁有快樂婚姻,並且養育快樂子女。」
那麼這些新富會留多少錢給子女?柯立爾表示:資產超過
3000
萬美元的富豪,會留給子女每人約
150
萬美元;這筆錢可用來買一幢房子,且受良好的教育。
連續
12
年蟬聯
《富比世》
全球富人排行榜第
1
名的微軟創辦人比爾.蓋茲,則早在
1999
年時宣布:他和妻子將他們
2
個孩子的遺產繼承金額,限制在
1
億美元以內。蓋茲目前的身價有
500
億美元,卻只留下
1/500
給孩子,剩餘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和社會福利事業。
對富裕人口快速增加的華人社會而言,如何恰當的給孩子金錢、資源?正是前所未有的挑戰。首先,中國傳統上避諱談錢;其次,我們的傳統都還是留遺產給孩子,而非將財富留給社會。
奇美創辦人許文龍
4
月
27
日在交通大學演講時表示:他有
2
女
1
男,但
3
個子女現在還不知道,老爸到底會不會留財產給他們。他說:「我錢很多,留一些給子女到底要留多少?」這個問題對他而言,遠比經營事業還困難。
不只有錢的許文龍覺得很難,對大部分中國人的父母而言都不是簡單的事。從事跨文化,本土心理學研究的中研院院士楊國樞指出:包括臺灣、香港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等東亞儒家文化圈,是集體主義的社會,「至今我們民法的『父債子還』,還是延續這樣的『家族共產主義』精神。」富留子孫種下惡果,孩子變得衹知享受,不知義務。
今年
4
月
16
日,臺南市爆出一家
4
口燒炭自殺的人倫悲劇--
28
歲的張智凱帶著妻子與
5
歲長女、
5
個月大幼女,輕易的結束
4
條寶貴的生命~~自殺原因,只因為高中音樂老師退休的媽媽不借給他
30
萬元....
悲傷的母親,即便面對兒子指控「媽媽愛錢更甚我的生命」,深痛之餘,仍然替兒子說話,認為是媒體亂寫,「他其實很乖。」老鄰居看到的則是:失婚獨立扶養張智凱長大的陳玉霞,在張智凱從小到大的成長中,只要是張智凱開口要的東西,幾乎沒有說不的。
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、東吳大學社會係副教授吳明燁觀察指出:在這個家「呈現的似乎是孩子只有權利,沒有義務。」這個永遠只負責享受的孩子,最後走上的是富裕病的最惡後果。
外國人稱臺灣為
Boss Land
,因為臺灣家族對子女高度的經濟支持,讓許多人不需要理性計算風險,就可以隨性創業。「因為得來容易,所以臺灣創業的年輕人投資報酬率常算不清楚。」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翟本瑞說。同樣的,在花錢時,年輕人也預期將來會從家裡繼承財產,而有恃無恐。
讓孩子走出「金鳥籠」教導正確用錢觀念,為自己負責。中國人常說「富不過三代」,但這並非打不破的魔咒;深入了解一些能夠富過好幾代的家族,對如何與財富相處,都有非常嚴謹的教養。翟本瑞舉例:德國最老的投資銀行梅茲勒
(Meztler)
家族,富過三代的秘訣衹有一個:不讓孩子關進「金鳥籠」;他們的小孩上地區最普通的學校,每天走路去搭公車上學,與所有同學一起玩耍、一起生活,吃同樣食物。
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——沃爾瑪集團的華頓家族,已逝的董事長山姆.華頓
(Sam Walton)
,奉行的財富教育核心理念是「勞動讓人有價值」。老華頓從來不給孩子們零花錢,他的
4
個孩子很小就開始「打工」--在商店裡擦地板,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,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,老華頓則根據一般的工人標準付給他們「工資」。
這一代華人富裕家庭的青少年,是在「漏鬥型」的資源灌注下成長。臺灣出生率是世界倒數第
1
,全臺平均值只有
1.2%
,居民社經地位最高的臺北市,出生率更低至
1.04%
。因此,富裕病毒對華人的考驗,將比
SARS
(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)更為嚴峻。你的孩子,做好防疫措施了嗎?你的財富教育啟動了嗎?
歡迎光臨 美圖工坊 (http://legfan.freebbs.com.tw/)
Powered by Discuz! 7.2